煉焦爐加熱的延長結焦時間
時間:2019-09-04 來源:http://www.aitmy.com
煉焦爐因某種原因短時間內(nèi)不能生產(chǎn),如用煤供應不足、配煤不均、焦炭外運暫時造成困難及對生產(chǎn)焦爐的設備做較小的生產(chǎn)檢修等情況,一般均采用延長結焦時間的辦法來進行。
一般大型焦爐的結焦時間大于20~22h時進行的低負荷的生產(chǎn),稱為在延長結焦時間狀態(tài)下的生產(chǎn)。隨著結焦時間的延長,焦炭成熟后停留在炭化室中的時間將延長,此時煤氣發(fā)生量減少,焦爐所規(guī)定的爐溫將隨之降低。但爐溫的降低有一定的限度,一般大型硅磚焦爐火道的平均溫度不應低于1200℃,以保持爐頭溫度,防止爐頭溫度低于700℃引起體積劇變而開裂。從而減少焦爐熱修。對于中小型焦爐(硅磚),如平均寬度為300mm的焦爐,火道溫度不低于1100℃,這時的結焦時間約為14h。結焦時間繼續(xù)延長,爐溫不能再下降。焦炭在炭化室內(nèi)成熟后要停留相當長的時間才被推出,這種情況下的低負荷生產(chǎn)屬于延長結焦時間下的生產(chǎn)。
(1)結焦時間延長的幅度。延長結焦時間,煤氣發(fā)生量減少。若焦爐由外界供給煤氣加熱,延長結焦時間的幅度可認為不受限制。若由自身供給煤氣時,則由于焦爐散熱量增加,耗熱量也增加,以本爐逐漸減少的煤氣量滿足耗熱量的增加,那么結焦時間延長的幅度就要受到限制。此種情況不僅受到爐溫的限制,還受到砌體材質(zhì)、焦爐狀況等因素的影響。根據(jù)經(jīng)驗,在爐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,大型硅磚焦爐的生產(chǎn)能力可以降到生產(chǎn)能力的15%,中小型焦爐降到20%。大型焦爐最長結焦時間為100h,中小型焦爐約為60~80h。
在有計劃延長結焦時間時,為保證操作穩(wěn)定、爐溫均勻和爐體維護,應控制延長結焦時間的幅度。
(2)爐溫的調(diào)節(jié)。結焦時間延長后,由于炭化室墻蓄積熱量的逐漸減少,焦爐總供熱強度將逐漸降低。結焦時間延長,使直行溫度波動較大,再加上爐體表面散熱相對加大,邊火道墻面及蓄熱室封墻裂紋增多而易漏入空氣,煤氣壓力降低,上升氣流蓄熱室頂部吸力提高等因素,使邊火道溫度降低,中部火道溫度升高,橫排溫度曲線變成“饅頭”形狀,即兩頭低中間高。有廢氣循環(huán)的焦爐還容易出現(xiàn)短路而燒壞爐體。所以用高爐煤氣加熱的焦爐,當溫度控制發(fā)生困難時,為使火道溫度最低不低于950~1000℃,可改用焦爐煤氣加熱,也可間斷加熱控制爐溫,或去掉邊火道的調(diào)節(jié)磚,集中力量提高邊火道溫度。
如果用焦爐煤氣加熱時,應更換爐組沿長向各煤氣分管的孔板,降低上升氣流蓄熱室吸力,勤測勤調(diào)直行溫度,防止低溫、低壓和焦炭過火。對下噴式焦爐,要往中部火道下噴直管中加鐵絲或更換小孔板,也可增加火道噴嘴直徑來增加邊火道煤氣的相對流量。此時機側、焦側標準溫差可適當減小。對側入式焦爐,可在2~3火道之間加放擋磚,采用間接加熱的方法。
總之,邊火道溫度應不低于950℃,標準火道溫度應不低于1160℃。
(3)壓力的調(diào)節(jié)。焦爐延長結焦時間后,焦爐加熱用煤氣量減少,為保證煤氣主管壓力不小于500Pa,應適當減小煤氣支管孔板的直徑。從而減少焦爐熱修。
集氣管壓力應控制在比正常生產(chǎn)時大10~20Pa,防止炭化室負壓操作。操作時,可采取以下措施:當荒煤氣量太小時,要降低吸氣管的吸力,使集氣管壓力穩(wěn)定;可關小氨水流量,避免集氣管溫度急劇下降;將橋管處的水封翻板關小;將集氣管中通人焦爐煤氣和惰性氣體或水蒸氣以保壓。以上方法可根據(jù)需要配合使用,使用時應同時將回收車間的鼓風、冷凝系統(tǒng)做相應的調(diào)整操作,以保持集氣管壓力穩(wěn)定。從而減少焦爐熱修。
(4)爐體密封以及維護。結焦時間延長使爐溫及炭化室的壓力波動較大,容易引起爐磚收縮開裂,造成爐體串漏。所以要加強對蓄熱室封墻、測壓孔、交換開閉器、雙叉(或單叉)連接口的密閉,要對爐體噴補、灌漿和密封,加強爐門口、裝煤孔、上升管蓋等部位的密閉,即這些部位應用煤泥封閉,防止串漏,尤其是結焦末期的串漏。由于溫度下降,爐體有所收縮,大小彈簧噸位發(fā)生變化,因此要及時調(diào)整彈簧的噸位,應與正常生產(chǎn)時相一致。為保護爐體,還應加強鐵件的管理,且出爐操作時間要短,一般不超過7~8 min。